知青徐娟:我们知青的历史要靠自己来书写
2009年09月07日 14:33凤凰网 】 【打印共有评论0

徐娟近照

北京甘家口中学教育革命景象

村子里的“大学生”

刘胡兰家乡受教育

与陈永贵同志合影

 

知青是什么?

那个年代(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)为了减轻城市负担,到中国最贫穷、最边远、环境最恶劣的地方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从事最艰苦劳动的知识青年。

知青运动,参与人数达三千多万,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人数最大的一次大迁徙活动,是空前绝后的!对中国和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、之大是不可估量的!不管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历史原因,她的价值和伟大是不容否认的!

他们当中最小的还不到十五岁(只是小学毕业,名义上是初中毕业)。

他们当中最大的不到二十三岁,大部分是初、高中生。正准备上大学的时候,文革开始了。废除了高考制度。

后来,这些人中的幸运者上了大学,称为"工农兵学员"。再后来,"工农兵学员"又被定为"另类",要重新回炉学习、认定。不被认可,不被重用,有的人还被认为是没有知识的人。但是,他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,怀着对历史的责任感,不抱怨,靠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,艰苦奋斗,真正成为了国家的栋梁!!!

但还是有95%以上的"知青"没有上大学,在竞争惨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下来,用坚强的脊梁承担改革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牺牲,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……。

有的经过奋斗,坚苦卓绝的努力工作,成为国家最高层的领导。

富的,成了中国地位最高,最富的阶层;

穷的,下岗再就业,再下岗,再就业,再下岗,成为城市最贫穷人中的一部分,他们不管地位有多高,富的有多富,穷的有多穷,凭着知青生活的那种特殊经历和感情,能搭肩钩背,坐在一起,唠家常、喝大酒……

这就是"知青"。

我认同这段文字。我们知青的历史要靠自己来书写,要让历史记住我们,我亦要记住国和家的命运!

享受回忆!(一)思念

回忆是一种享受,但它不是每个人能够获得的!

7月11日,我们这些知青乘坐县委安排好的两辆大巴车,踏上返乡之路。

早年的县城里只有一条柏油主路,如今道路已拓宽,一直连着高速公路、国道并通往各村,是条双向单车道的山中之路。道路干净平整,路边有整齐的白色安全线,界定排水沟。由于行驶车辆不多,我们的车飞快奔向目的地。

记得当年我们坐着"绿皮车厢"硬座火车,先到了阳泉,又从阳泉乘汽车到盂县,再从县城做卡车分别去各村。路上的尘土伴随我们,颠簸的70里地走了2个多小时;感觉只有一个:离北京、离家,越来越远了……。

现在的道路依然在群山之中,蜿蜒曲折,满山青绿。庄稼地里绿油油的玉米尚未抽穗儿,山顶架起了高压输电线,零散的民居砖墙见新,时而有漂亮的小汽车从路旁超我们的车而过。这山、这路变了,这天依然蓝,云朵流过。40分钟过去,我们回首40年的路,故乡,我们来看你!

享受回忆!(二)道路

在马上要到达我们翘首以盼的村庄时,望窗外闪过的片片梯田,我想起前一天在与盂县县委和县政府举行的座谈会上,吕昌政书记热情洋溢的一番讲话。他说:看见当年的北京知青重返盂县,非常激动,非常高兴!今天,请到了"老乡"回来看一看,也是县里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之一;40年来,晋盂大地培养并送走了莘莘学子,特别是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,我们见证了这30多年来盂县的变化,大家这次回家来,我们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;现在,盂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

吕书记说: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近几年,县委、县政府励精图治,奋力赶超,盂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城镇建设蒸蒸日上;经济发展日新月异;招商引资硕果累累;社会事业长足进步。盂县作为阳泉市区域面积、经济总量最大的县,近年来,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以邓小平理论和"三个代表"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,明确提出率先全市发展、建设全省强县"两大目标",抢抓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、晋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开发"三大机遇",着力实施开放、转型、突破、跨越"四大战略",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农业产业化、城乡一体化、科教现代化、农民知识化"五化进程",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足发展。

吕书记欢迎大家经常来盂县作客,观光旅游,采风宣传,亲身感受盂县独特魅力。

前方,是我们停经的第一个村庄。一棵高大的树荫下,数十位老乡朝我们乘坐的旅游车摆手。那是辛庄。

享受回忆!(三)相见

辛庄是我们这次回东梁乡回访的第一个停靠点。

最先从大巴车上下来的是盂县电视台随同采访的摄影记者们。他们对自己的"行头"再熟悉不过,没等你抬头,他们就将你瞬间影象摄入镜头,对他们来说:职业重于这时的情感。

这次辛庄的知青回来的不少,他们是:冯钢柱,严东育,黄兰英,李友荣,李志常和肖连荣夫妇,金胜利和张兰英夫妇,楼道华,胡乃炯(音),张淑敏,丁启雯,赵小华,韩伟,孙芳,戴雪飞,罗文,安捷,梅佩霞,冀敏,刘丽新,贾新荣。

车稳当停下的那一刻,他们几乎全部同时起立朝车窗外的人群望去,脸上充满微笑,双手不停地朝昔日的老友挥动;多少年的经历和岁月的磨练,他们已经多了沉稳,多了思想,学会感受,学会淡定。

大家握手相拥,笑容、泪水、呼叫名字、招呼老友;但见之人,无不动情兴奋。我们几个"外村人"忙里忙外的不失时机抓紧瞬间排照;时而,又看见有不少孩子向这里跑来。40年的时光40年的路,近在咫尺无遗憾!

我们为本次活动特制的那面"返乡之旅"红旗在人群中更鲜艳夺目!

<<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>>
 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:
  共有评论0条  点击查看
 
用户名 密码 注册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凤凰网保持中立。
     
作者: 徐娟   编辑: 刘延清
更多新闻
凤凰资讯
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